5月18日,“数字引领经济、智慧把握未来”——新文科与应用型财经人才培养圆桌会议在学校顺利举行。本次圆桌会议邀请的嘉宾有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子林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李玉周教授、西南民族大学袁蕴教授、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院长符刚教授、成都师范学院文兴斌教授。会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王晓秋主持会议,会计学院院长李来儿、院长助理刘春华及学院全体专职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李玉周教授以“数字和智慧经济下会计行业面临的挑战与转型”为题进行了分享,将数字和智慧发展作为切入面,从“财务机器人”和“财务共享”的角度,通过对比统计数据简述了会计行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及会计人员转型的方向。随着复杂业务、新兴业务不断涌现,会计人员相比人工智能更有优势做出专业判断,但未来应用型财经人才从传统会计处理工作转向信息利用分析,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西南民族大学袁蕴教授在研讨会中提出应当将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其主要目的是完成课程体系设计、提高教师素质、强化实践育人等任务。而实现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和方法就是将课程思政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中去,并最终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会议过程中,袁蕴教授也通过展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名师工作坊等课程思政建设成果进一步论证了高校财经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有国际视角和家国情怀,应用型、实践性人才”为宗旨,坚持向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向前行。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院长符刚教授在本次会议中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关键词对应用型财经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几个问题,他指出,应用型财经类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所必须的人才,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办好应用型高校、培养好应用型财经人才。符刚教授认为,应用型高校应当从“三个转变”出发,即“专业由传统向产业链、创新链转变,课堂教学由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变,科研由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

成都师范学院文兴斌教授的以“新时代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为题,从新时代下财会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使命、新形势两方面概括到新科技发展和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促进着文科学术视野的拓展和思维范式的变化,推动文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创新。同时,文教授提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更应当要关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推进实践教学,构建“理论知识教育——顶岗实习——第二课堂教学——学科竞赛——参与科研”互相衔接的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子林教授在会议中对会计专业人才方向培养的问题作了交流,他建议对学生的考核不应当局限于毕业论文的方式,可以考虑增加如毕业设计、企业财务数据系统分析等考核方法,对新形势下应用型财会人才的培养与考核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次圆桌会议,各位专家为我院今后的人才培养探索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学院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