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1日会计学院货币银行学及理财规划课程组于主教学楼C303开展暑期第一次磨课。


郭雪怡老师就理财规划课程进行了相关介绍。理财规划是为大四审计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共计32个学时,16个学时理论知识教学+16个学时实践课程教学。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掌握个人理财基本流程、掌握不同金融工具运用原理、了解理财存在的风险,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及综合化的服务。大四学生即将从学生转变为社会人,同时银行从业、理财咨询也是学生就业方向之一,课程在大四开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突破从学生到社会人的壁垒。可见,理财规划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故本课程采用的授课形式多样,包括:理论知识、案例解析、规划设计等。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教材及老师给出的案例进行辨析,分析案例涉及的理财工具、对风险高低做出评价,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能够对所给案例主人公理财目标,进行完整的理财规划。


韩雨倩讲解货币银行学的易错知识点,区分了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由于货币银行学是一个三学科的交接,涵盖了会计、经济、金融的相关知识,而授课对象是面对会计学大二的学生,前期已经有了对会计专业学科的基础性认识,对利润的概念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此时介绍经济利润与其已有的认知会产生冲突,从而导致知识混淆。在磨课过程中,韩雨倩强调学科之间要有知识融合的思想,但是也要具备学科隔离的能力,在不同的学科之间,由于各种学说和概念的前提假设不同、适用场景不同等,同一个名词可能有比较大的差异,例如经济学上的长期和短期与金融学上的长期和短期、会计学的利润与经济学的利润就有较大的差异,在讲课过程中这也是一个重难点,只有教师能够很好的区分这些概念,将类似概念对比讲解,才能使学生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避免产生学科交叉的知识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