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智慧税务领域的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国智慧税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精心筹备的“智慧税务大讲堂(第二期)”于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圆满举办。成都文理学院会计学院骨干教师陈红副教授在智慧财经产业学院的支持下,前往西南财经大学参加此次活动。

面对税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本次大讲堂的讲座环节精准聚焦行业前沿动态与实践痛点,来自高校和企业的资深专家们结合自身研究与实践经验,带来了一场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应用价值的知识分享,为参会者搭建起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刘蓉教授深入剖析了财税领域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她指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财税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传统财税模式正发生深刻变革。财税数字化转型为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防范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西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伍云峰副教授聚焦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财税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场景。让大家直观感受到了科技为财税工作带来的巨大变革与便利,为院校在相关课程教学中融入新技术提供了宝贵思路。

兰州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李永海院长深入分析了西部地区税收发展的独特轨迹与趋势。他从区域经济发展、税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变化等多个维度出发,阐述了西部地区税收在新时代背景下呈现出的特征。这一讲座为从事财税教学与研究的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区域税收研究素材,也有助于院校根据区域特点调整人才培养方向。

毕马威中国税务总监刘维涛先生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详细解读了当前基于大数据的税收征管新形势。刘先生深入剖析了企业常见的税务风险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智慧预防和应对策略,为企业和院校在税务风险防控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杨晓妹副院长围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优化研究》展开讲座。她深入分析了现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杨副院长的讲解为财税专业人员深入理解个人所得税政策提供了新视角,也为院校在个人所得税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政策动态、培养政策分析能力提供了有益指导。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数智财贸管理学院钭志斌院长为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他结合“三教改革”的要求,详细介绍了如何将python编程语言融入财税相关课程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其他院校推进数字化课程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与方法。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李贞教授探讨了生成式AI技术对税务职业教育的深远影响。为税务职业教育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引发了参会者对未来职业教育模式变革的深入思考。

此次“智慧税务大讲堂(第二期)”的成功举办,为会计学院教师搭建了与行业前沿接轨、与多领域专家深度交流的宝贵平台。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专业教师不仅拓宽了智慧税务领域的学术视野,更汲取了将前沿技术、政策动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丰富经验。未来,会计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推动智慧税务相关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培养出更多适应税务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推动智慧税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